經過研究證實,痛經是大部分女性都會出現的問題,多數會在經期結束后自行消失。經期大概3到7天,而每次來月經都會痛經,讓很多女性備受煎熬。其實,按照中醫的說法,痛經重在日常調理,下面媽網百科列出5個中醫治療痛經的方子,以供久受痛經痛苦的女性朋友參考。
1、韭汁紅糖飲
材料:鮮韭菜300克,紅糖100克。
作法:將鮮韭菜洗凈,瀝干水分,切碎后搗爛取汁備用。紅糖放入鋁鍋內,加清水少許煮沸,至糖溶后兌入韭菜汁內,即可飲用。
功效:具有溫經、補氣之功效。適用于氣血兩虛型之痛經,并可使皮膚紅潤光潔。
2、天麻紹酒燉大魚頭
材料:天麻12克(中藥店有售)、大魚頭1個、紹酒30毫升(1~2湯匙)、生姜3片。
作法:天麻洗凈;大魚頭對邊,去鰓,洗凈,與生姜、紹酒一起放進燉盅內,加入冷開水1500毫升(6碗量)及少許油,加蓋隔水燉3小時便可。進飲時方調入適量食鹽,此量可供3~4人用。
功效:中醫認為大魚頭性溫味甘,能暖胃養血,所以婦女月經不調、經閉、痛經和產后頭痛、眉棱骨痛、頭暈及風邪所致的頭暈目眩等,都可以用它配藥材來作食療用。
3、山楂桂枝紅糖湯
材料:山楂肉15克,桂枝5克,紅糖30克。
作法:將山楂肉、桂枝裝入瓦煲內,加清水2碗,用文火煎至l碗時,加入紅糖,調勻,煮沸即可。
功效:具有溫經通脈,化淤止痛功效。適用于女子寒性痛經癥及面色無華。
4、姜棗紅糖水
材料:干姜、大棗、紅糖各30克。
作法:將前兩味洗凈,干姜切碎末,大棗去核,加紅糖煎,喝湯,吃大棗。
功效:具有溫經散寒功效。適用于寒性痛經以及黃褐斑。
5、當歸羊肉湯
材料:羊肉400克,黃芪25克,黨參25克,當歸25克,姜6片,鹽少許
作法:(1)羊肉洗凈,切成塊,將黃芪、黨參和當歸用紗布扎緊,姜切成片。(2)燒熱1湯匙油,爆香姜片,放入羊肉快爆炒至血水干,盛入砂鍋內。(3)往砂鍋內注入適量清水,放入黃芪、黨參、當歸和姜片,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燉煮2小時,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此湯有溫中補血、調經祛風的作用,可治婦女月經不調、血虛經少、血枯經閉、痛經、經期頭痛,產后腹痛、血虛頭暈,面色蒼白等癥狀。
月經能夠側面的反應女性的身體健康狀況,所以當月經出現異常時,值得重視!那月經血塊特別大這一情況跟什么原因有關呢?
孕期便秘對孕婦身體影響大,便秘會讓體內的毒素無法及時排出去,很容易產生各種各樣的問題。
產后漏尿不但影響健康,也會給生活帶來諸多不便,所以產后漏尿的尷尬值得每個寶媽重視!
當發現寶寶有紅屁股時,家長除了擔心,也希望找到適合的辦法來改善紅屁股問題,那么寶寶紅屁股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