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乙肝指的是新近發生的由于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肝組織發炎的病變,全稱為急性病毒型乙型肝炎。雖被稱為急性乙肝,但臨床上發現,該病前期起病也是比較緩慢,具體體現可分為5大癥狀。
一:急性黃疸型肝炎
急性黃疸型肝炎前期發熱輕或多無發熱情況,但會經常有關節痛、皮疹問題,伴有厭油膩、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可持續5-7天。而在中期,主要癥狀是發熱開始消退,皮膚出現
黃疸,伴有肝區痛、肝大問題,可持續2-6天。在后期和恢復期中,黃疸會逐漸減退,皮膚瘙癢消失,食欲好轉,1-2個月后肝功能恢復正常。
二:急性無黃疸型肝炎
急性無黃疸型肝炎這種癥狀是急性乙肝中比較常見的,幾率占了90%以上。不適的癥狀相對會較輕,出現全身乏力、食欲減退、惡心、腹脹等問題,并伴有肝疼情況。這種急性肝炎很容易被忽視診斷。
三:爆發性乙肝
爆發性乙肝在急性乙肝中出現的比例不足1%,但一當發病,病情會迅速發展。該癥狀急性發病后黃疸會迅速加深,反復嘔吐,逐漸出現其它肝衰竭問題,10天內會出現肝性腦病。
四:淤膽型肝炎
淤膽型肝炎這種癥狀可發生在任何一種病毒性肝炎的急性期或慢性期。而急性乙肝中的發生率大約是2-3%,老年肝炎可達10%以上。
五:急性乙肝大三陽
急性乙肝大三陽是急性乙肝中癥狀比較激烈的一種,發病時會有明顯的全身倦怠乏力、食欲減退、惡心厭油、腹瀉、面色和小便黃等情況,嚴重的病人可能出現黃疸。患者有急性乙肝大三陽癥狀的,建議好盡早到正規醫院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