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發生糖尿病足之后,在治療之前應對病情做到盡可能明確的評價:確定病因學;確定類型和程度;體檢或多普勒評價血管通暢情況;檢查分泌物并及時進行細菌和藥敏試驗;評價潰瘍周圍水腫、炎癥和壞死情況;X線檢查有無骨髓炎和皮下氣體;排除全身感染等。根據病情選擇適當的全身治療、局部治療或外科手術。
1、全身治療 一般包括代謝控制、擴血管、活血化瘀、抗生素的應用(如存在感染)。
(1)代謝控制:主要指良好的控制血糖,血糖控制不佳不利于潰瘍的愈合和感染的控制。糖尿病足潰瘍的發生,尤其是合并感染等所致的應激可進一步升高血糖,一般需換用胰島素治療并盡可能使血糖控制在理想的范圍內,這是治療糖尿病足的基礎。
(2)擴血管和活血化瘀,改善組織供血。
(3)神經病變的治療:可應用維生素B制劑,并應用神經營養藥物改善神經功能。
(4)抗生素的使用:糖尿病足潰瘍常易繼發感染,而使病情迅速惡化,是導致腳壞疽的重要原因,因此須抗生素治療。
(5)高壓氧治療:可改善血循環和下肢缺氧,可試用。
2、局部治療 主要包括局部清創術和創面處理。
(1)清創術
(2)創面處理
3、外科治療
(1)動脈重建術:是治療大血管阻塞所致肢端缺血或壞疽的重要方法,可使一些患者免于截肢。
(2)截肢術:經保守治療無效,為了挽救生命而不得已采取的方法,術前最好作血管造影,以決定截肢平面,在不影響截肢平面愈合的情況下,應盡量保留患肢術后的功能及有利于安裝假肢。
4.骨髓干細胞移植
骨髓干細胞具有定向分化為人體所需要的各種細胞的功能,基礎及臨床研究發現將骨髓干細胞移植到缺血的肢體可在局部形成血管內皮細胞,產生新生血管,而不會生成其他不需要的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