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發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正常人的頭發每天脫落30~100根,與每天新生的頭發基本相等,處于一種動態平衡的代謝之中。假如每天脫發超過100根,而且持續時間比較長,則是病理性脫發。
脫發最常見的人群以30~50歲最多見,以男性為主,而女性以產后2年時間左右最為常見,職業以司機、外企文員等精神高度集中或思想壓力較大、生活欠規律、作息時間混亂的職業為多。脫發的種類中,男性以雄性脫發、脂溢性脫發、斑禿較常見,女性以產后激素紊亂所引起的脫發多見
斑禿俗稱鬼剃頭,病因尚不完全明了。精神神經因素常是發病的誘因,不少患者在發病前常有精神創傷、焦慮、緊張的病史。近來認為自身免疫在發病中起一定作用。它主要表現為片狀脫發,無自覺癥狀。因為脫發部位毛囊是存在的,只是處于相對靜止期,待解除病因后,毛囊仍可重新長出正常的頭發。
脂溢性脫發,是成年男性最常見的一種脫發現象。它是多種原因作用的結果,其中遺傳因素和雄性激素是主要因素。患者從前額兩側頭發開始變纖細而脫落,逐漸向頭頂延伸,最終大部分或全部脫落,前額變高,形成“高額”和“謝頂”。 少數女性也可患有此病,但女性患者脫發程度較輕,大多數為頂部毛發稀疏,毛發變細變軟。雖然不影響身體健康,但會影響外觀,進而可能影響到患者的社會活動或精神狀況,造成比較大的心理負擔。及早使用藥物將可延緩或停止頭發的脫落,早期治療是有較佳的效果的。
另外系統疾病、精神緊張焦慮、藥物、營養不良、內分泌失調等均可引起脫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