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是不是都很想知道給嬰兒聽音樂是不是必須的呢?
其實我們人類的腦部發育是在媽媽的肚子里有已經完成的,在后三個月的時候,是寶寶腦部發育快速成長的時候。外界的刺激越多,腦部發育就會越快。在出生后,還有腦部發育的黃金期。這時候,音樂的刺激會促使寶寶腦部神經發展。
寶寶腦部發育有三個生長最迅速的時期,一是胎兒后三個月,二是18個月左右的時候,第三是在3到4歲的時候。這些時候,人腦部的神經突觸正好發展到可以感受聲音的時候,神經突觸開發的越多。我們人類腦部的發育就越完整。
所以這些時候通過音樂刺激寶寶的突觸發育,自然而然地就會提升寶寶的多元化智能了。
上一個十月,辣媽們辛苦懷胎沒少吃苦,沒想到下一個十月,寶寶學步期又到了!還沒來得及健身減肥、呼朋喚友,小baby就扶著床頭嘟喃著要站起身來“翻身做主人”了!辣媽快醒醒吧,你可沒多少時間自個兒悠哉游哉,把寶寶最重要的成長期耽擱了,你這個當媽的以后還有臉幫孩子挑對象嗎?
你家的寶寶什么時候開始學走路?下面5個階段操心的小編恨不得辣媽們每天背十遍。
第一階段10-11月
此階段是寶寶開始學習行走的第一階段,當寶寶扶站已經很穩了,甚至還能單獨站一會兒了,這時就可以開始練習走路了。
第二階段 12個月
蹲是此階段重要的發展過程,寶寶正急著要站蹲站連貫動作的訓練呢,這樣能讓寶寶腿部的肌肉倍兒有力,還有還有,訓練寶寶身體的協調度也別落下。
第三階段 12個月以上
這時的寶寶扶著東西能夠走得有模有樣啦,接下來必須變“虎媽”,狠心放開寶寶的手,讓寶寶自己三步兩步地走,同時加強寶寶平衡的訓練。
第四階段 13個月左右
此時除了繼續訓練寶貝兒腿部的肌力,及身體與眼睛的協調度之外,也要著重訓練寶寶對不同地面的適應能力。
第五階段 13-15個月
寶寶已經能很好的行走了,好奇的寶寶在行走的同時也不忘睜大眼睛東瞄瞄西瞅瞅,辣媽們帶娃可要注意著點哈,別稍微打個盹兒,你家寶寶就摔哭了!
家有萌娃,自然百事纏身。但是各位寶爸寶媽們可不能閉門造車哦,上網吸收些育兒知識也是極好的。下面媽網百科為大家介紹嬰兒嗅覺與味覺發育指標,爸爸媽媽們都瞄過來吧。
1個月:新生的嬰兒的嗅覺和味覺都已經有了相當的發展,寶寶在出生最初幾天就存在味覺的性別差異,女寶寶比男寶寶更喜歡甜味。一周后,寶寶能區別母乳香味,對刺激性氣味表示厭惡。
2個月:可區分五味(酸、甜、苦、辣),對刺激的氣味產生排斥反應。
3個月:嗅覺和味覺繼續發展,能辨別不同味道,并表示自己的好惡,遇到不喜歡的味、會退縮,回避。爸爸媽媽們可以用棉棒沾少許稀釋過的醋,讓寶寶舔舐,觀察寶寶是否出現回避退縮等行為。
4-5個月:喜歡嘗試,想把所有東西放到嘴里,藉由舌頭學習與物品間的關系,對食物的微小改變已很敏感。此時應留意寶寶拿握在手里的物品,觀察是否有口水的痕跡。喂輔食的時候,仔細觀察便可以發現寶寶對不同味道的細微反應。
6-9個月:此時寶寶的味覺處于極為發達的狀態,但嬰兒期過后便會慢慢衰退。
9-12個月:這階段的寶寶會表現出對甜味和鹽味的愛好。分辨氣味的能力還會進一步提升。
嬰兒游泳是1歲內的嬰兒在有專門的嬰兒安全保護措施下,由經過專門培訓的人員操作和看護,在出生當天即可進行的一項特定的、階段性的人類水中早期保健活動,分為有次序、有部位、有技巧的嬰兒水中撫觸、被動游泳操和自主游泳兩部分。
“嬰兒游泳”是根據最新的理論開展的一項對嬰兒早期保健活動。這項嬰兒早期保健活動適合足月正常分娩的剖宮產兒、順產兒(出生當天至出生后12個月)、孕32-36周出生的早產兒、低體重兒進行。一般早產兒或先天身體有某些缺陷的嬰兒一般不適合游泳這項活動。
嬰兒游泳是一項新興的嬰兒護理服務,其原理是讓嬰兒在類似母體的羊水中做自主運動,利用水波輕柔的愛撫,促進新生兒的智力發育和健康成長。新生嬰兒兒期是大腦發育及對外界反應能力認知的重要時期,嬰兒游泳這項活動可以為嬰兒的智力和良好身體素質的發展打下很好的基礎。
不少寶寶家中都有學步車,爸爸媽媽給正在學習走路的寶寶購買學步車,使得學步車成為了寶寶學會走路之前的代步工具。一般學步車是由一個車身架、一個座椅和底輪組成,也就是說寶寶可以坐在其中,用腿部力氣學走路。因為學步車是將寶寶固定在其中的,所以爸爸媽媽也可以省事不少,可以不用擔心寶寶學步過程中摔跤等意外,而且可以“偷偷懶”,讓寶寶“自由發揮”。
那么,寶寶坐學步車好嗎?關于這一寶寶學走路的工具也有不少的爭議,它有一定的好處,同時也有一定的弊端。一方面寶寶坐在學步車中學走路可以省事不少,主要可以鍛煉寶寶的腿部力氣,借助車輪更加輕松地滑行,另一方面這種學步車有一定的局限性,限制了寶寶的活動,寶寶幾乎只需要動腳,失去了大幅度運動的鍛煉機會。所以,爸爸媽媽在給寶寶坐學步車的時候一定多加謹慎了,一定要了解好學步車使用注意事項再給寶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