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媽媽除了養好身體為寶寶提供充足的母乳之外,還需要考慮另一個問題避孕。 除了現在有些政策不允許生第二胎外,但剛生產完也是不建議馬上再受孕,所以一旦恢復產后同房,就要考慮避孕方法,那么哺乳期能吃避孕藥嗎?
哺乳期是不宜服用避孕藥。因為避孕藥能通過乳汁對寶寶產生不良影響,同時還可能使乳汁分泌量減少。
產后哺乳會抑制排卵,使月經暫時停止,有一定的避孕作用。但這種避孕作用不是百分之百有效的,有人先排卵,在月經未恢復前就已經懷孕了,因此,產后及哺乳期第1次恢復性生活時就應該采取避孕措施。
哺乳期選擇避孕方法的原則為不影響乳汁分泌、適合婦女產后生理,如月經未復潮、陰道分泌液較少等特點。而最適宜用的安全措施應交由爸爸來做。
新媽媽哺乳期這段時間其實男方應多承擔責任,建議以男用避孕法為主。因為在哺乳期新媽媽肓目地使用避孕藥避孕是有一定的危害的。
哺乳期除了喂養寶寶外,其實也是產后婦女的調養期,攝取各方面的營養除了為了有充足的乳汁喂養寶寶外,同時也是對自身進行調理,所以這段時間是很關鍵的。
而避孕藥的主要成分是雌激素和孕激素,這類激素藥物進入體內是會有一定的副作用的,例如有惡心、嘔吐等類似早孕的反應,陰道分泌物也會增多等。
其次還會導致乳汁減少,而且乳汁中的營養也會下降,這就導致寶寶攝取不足,影響發育。而且這類激素藥物所產生的副作用也會通過乳汁傳給寶寶,可使男嬰乳房發育,女嬰出現陰道上皮增生、陰唇肥厚等副性征的異常。
想必每個媽媽都希望有充足的乳汁喂養寶寶,把小寶寶養得胖胖的,但寶媽可知道哺乳期吃避孕藥是會對孩子有危害的。
避孕藥的主要成分是雌激素。因為攝入雌激素可引起哺乳期婦女的胃腸道反應,影響食欲,導致乳汁中蛋白質、脂肪和微量元素的含非曲直量下降,對寶寶生長發育有很大影響。
如果哺乳期婦女服用3~6個星期的避孕藥,其乳量大約會減少一半,對母乳喂養的寶寶極為不利。
同時,含有雌激素的乳汁被寶寶攝入,可使男嬰乳房發育,女嬰出現陰道上皮增生、陰唇肥厚等副性征的異常。
為了寶寶新媽媽都了解到哺乳期是不適宜服用避孕藥作為避孕措施。那么可以采用什么避孕方法呢?
如果是產后3個月,或剖腹產后半年以上,經醫生檢查確實未懷孕的話,可以放置避孕環。也可以用避孕套、子宮帽、外用避孕藥膜等避孕方法。
如果不想再生育者,也可以采取絕育措施,作輸卵管(輸精管)結扎。男方結扎后還得避孕一段時間,待精液檢查確實未見精子時,才可以不采取避孕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