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疸型肝炎是肝病的一種,如果得不到及時的治療,就會誘發一系列的并發癥,給肝臟造成損害。其中的黃疸,只是這種疾病的一個表現,并不是誘發肝炎的因素,黃疸型肝炎臨床表現為起病急,食欲減退,厭油,乏力,上腹部不適,肝區隱痛。
平時生活中很多因素都會導致這種疾病的發生,比如肝部受到肝炎病毒的損害,使得肝細胞被破壞以及肝組織受損,進而出現皮膚、粘膜和眼球鞏膜等部分出現發黃的癥狀。
急性黃疸型肝炎是急性病毒性肝炎的一種,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消化道傳染病,具有一定的傳染性。
黃疸型肝炎是病毒性肝炎引起的消化道疾病,具有一定的傳染性。但是它的傳播途徑是特定的,它不會通過消化道和呼吸道傳播,因此日常的握手、擁抱以及一起吃飯工作是不會傳染的。
1、黃疸型肝炎的病毒會通過大小便排除,通過手、水、蒼蠅污染后的食品傳染給他人。
2、與黃疸型肝炎患者接觸應注意避免皮膚、粘膜的破損。
3、補牙、修面、修腳、醫療器械如針具、口腔器材、內鏡等消毒不徹底,也可能引起黃疸型肝炎的傳播。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上述這些,是不會輕易感染到黃疸型肝炎的,為了以防萬一,家庭成員患有黃疸型肝炎的,可以打疫苗進行預防。
急性黃疸型肝炎是急性肝炎中的一種,如果不及時治療會轉化為慢性肝炎,對肝臟的危害十分大。由此可見,了解黃疸型肝炎的癥狀十分有必要,能夠讓患者早發現早治療。
1、腹痛。肝區隱痛或脹痛時,則意味著肝臟有病變,可能為病毒性肝炎;如果是持續性脹痛則有可能為慢性肝炎或是肝癌。
2、發熱。病毒性肝炎在黃疸出現前常有低熱,少數病例可發生高熱。膽管炎發熱,一般在中等度以上,多伴有寒戰,常發生在上腹劇烈絞痛之后,接著出現黃疸。
3、皮膚痊癢。阻塞性黃疸常有明顯的皮膚癌癢,且持續時間較長;肝細胞性黃疸也可有輕度病癢;溶血性黃疸則無疫癢。
4、消化不良。病毒性肝炎在黃疸前期一周左右常有消化不良。如黃疸發生前已有較長時期的消化不良,特別是在老年患者,首先要考慮腫瘤。長期厭油膩飲食或進油食后易誘發右上腹不適或絞痛者,常見于慢性膽囊疾病。
5、尿、糞顏色改變。膽汁淤積性黃疸時尿如濃茶、糞色淺灰或陶土色。肝細胞性黃殖時尿色加深,糞色淺黃。膽汁淤積型肝炎時,糞便也可呈陶土色。溶血性黃疸急性發作時可排出醬油色尿,糞便顏色亦深。
很多患者在患上黃疸型肝炎之后,因為缺乏對這種疾病的認知,盲目就醫胡亂用藥,最終到導致病情惡化。為了能夠及早康復,患者應該要保持積極正確的心態,下面我們來了解下黃疸型肝炎的一些治療方法。
1、心理治療
由于黃疸型肝炎給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都會造成一定的影響,患者的心情也會隨之變得十分的不穩定,這于緩解病情是十分不利的。這時期最重要的就是要對患者進行心理治療,家人應該多開導,讓患者重拾希望和信心。
2、藥物治療
現在用于治療黃疸型肝炎的藥物有很多,因此患者可以自行選擇用藥。但是切忌盲目選擇,最好是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適宜的藥物,這樣才利于病情的好轉。
3、手術治療
對于一些病情比較嚴重的患者,是需要進行手術治療的,注意一定要選擇正規的大醫院,更不能用經驗不足的實習醫生,否則會影響到治療效果。在手術后要積極做好護理工作,避免感染。
4、飲食治療
患者在日常飲食中要忌口,不能吃肥膩、辛辣的食物,更不可飲酒。要以清淡、營養豐富的食物為主,多吃水果蔬菜。
第一點,可以注射疫苗,這是最直接有效的預防方法。如果是給小孩注射疫苗,要注意接種后用棉簽按住針眼幾分鐘,不出血時再拿開棉簽,不可揉搓接種部位。接種后讓寶寶適當休息,多喝水,注意保暖,防止觸發其它疾病。
第二點,做好個人衛生。著重抓好飲食、飲水和個人衛生,外出歸來要洗手的習慣,不吃不潔食物,不喝生水。要保持個人清潔衛生,衣服要勤換洗,勤洗澡,勤剪指甲。適當參加體育鍛煉,增強身體免疫力。
第三點,如果家中有疑似黃疸型肝炎的人群,應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并做有關肝功能系列檢查,以早期明確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