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孕期檢查是指女性從懷孕到分娩期間需要經歷的身體檢查。孕期檢查一般需要在正規醫院進行,而且不同的階段會有不同的檢查,這是因為在懷孕的將近10個月過程中,孕婦的身體狀況和胎兒的發育情況都在變化,孕期檢查可以讓醫生掌握孕婦和胎兒的身體狀況,這樣才能讓一切在計劃中進行,讓大家都能做好準備迎接新生命。而且,一些致命性的疾病也能在孕期檢查的過程中發現,這對于孕婦和胎兒的生命健康都十分重要。
孕婦在孕期的檢查項目還是比較復雜的,因為并不是一次檢查就可以完成的,而是需要通過貫穿整個孕期的多次檢查才能實現目的。主要的孕期檢查有身高、體重、測量血壓、腹圍、婦科內診、乳房檢查、骨盆外測量、血型、貧血檢查、心電圖、梅毒血清反應檢查等。由于各個階段孕婦身體狀況和胎兒的發育水平都不同,因此在懷孕的不同階段,檢查項目也是有區別的。
在孕前早期,也就是妊娠第1周-第12周,要做的檢查有B超、宮內感染檢查、篩查肝炎病毒、血尿常規檢查等。在孕中期,也就是妊娠第13周-第27周,有彩色B超檢查、妊娠糖尿病檢查、妊娠高血壓檢查、唐氏綜合征(先天愚形)篩查等。在孕晚期,也就是妊娠第28周到生產,有胎兒監護儀檢查、臍血流檢查、B超檢查、血型、凝血四項、腎功和復查肝功的檢查,為最后的分娩做準備。
孕期檢查時間表一般醫生都會向你詳細介紹的,不過準媽媽們為了在心里有個底,可以來看看一般的孕期檢查時間表,這樣可以了解貫穿整個孕期的檢查項目和時間分別是什么,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參照一下吧!
5~6周孕期檢查
做超聲波檢查,這個檢查可以看到胚囊在子宮內的位置,若仍未看到,則要懷疑是否有子宮外孕的可能。
6~8周孕期檢查
做超聲波檢查,看胚胎組織在胚囊內,如果能看到胎兒心跳,就表示胎兒目前處于正常狀態。
9~11周孕期檢查
做絨毛膜采樣,如果孕婦有遺傳性疾病,應該在這個時間段做“絨毛膜采樣”。但是需要注意這項檢查可能會造成孕婦流產以及胎兒受傷,所以在做之前要仔細聽從醫生的建議。
12周孕期檢查
第1次正式產檢,這時一般醫院會給媽媽們辦理“孕婦健康手冊”。
13~16周孕期檢查
做唐氏癥篩檢和施行羊膜穿刺,從這個時候開始還要基本檢查,包括:稱體重、量血壓、問診及看寶寶的胎心音等。妊娠16周以上的孕婦,可抽血做唐氏癥篩檢(但以16~18周最佳),并看第一次產檢的抽血報告。至于施行羊膜穿刺的周期,原則上是以16~20周開始進行,主要是看胎兒的染色體異常與否。
17~20周孕期檢查
做詳細超音波檢查,可看出胎兒性別、首次胎動和假性宮縮的出現,這時候醫生會仔細量胎兒的頭圍、腹圍、看大腿骨長度及檢視脊柱是否有先天性異常。
21~24周孕期檢查
做妊娠糖尿病篩檢,不過大部分妊娠糖尿病的篩檢,都是在孕期第24周做。這次的檢查總共要抽4次血,只要有2次以上指數高于標準值的話,即代表準媽媽有妊娠糖尿病。
25~28周孕期檢查
做乙型肝炎抗原、梅毒血清試驗和德國麻疹,這個階段是檢查乙肝病毒的最佳時機,如果準媽媽攜帶乙肝病毒,那么就要讓小兒科醫師知道在準媽媽生下胎兒24小時內,為新生兒注射疫苗,以免讓新生兒遭受感染。確定準媽媽所做的梅毒反應,能在胎兒未出生前為準媽媽徹底治療梅毒。需要注意的是,曾注射過德國麻疹疫苗的女性,由于是將活菌注射于體內,所以,最好在注射后3~6個月內不要懷孕,因為可能會對胎兒造成一些不良影響。
29~32周孕期檢查
檢查下肢水腫,子癇前癥的發生,預防早產。
33~35周孕期檢查
做超聲波檢查,評估胎兒體重,從30周以后,孕婦的產檢是每2周檢查1次。
36周孕期檢查
此時所做的產檢,以每周檢查1次為原則,并持續監視胎兒的狀態。
37~42周孕期檢查
從38周開始,胎位開始固定,胎頭已經下來,并卡在骨盆腔內,此時準媽媽應有隨時準備生產的心理。如果準媽媽到了42周以后還沒有生產跡象,就應考慮讓醫師使用催產素。
孕婦整個孕期的檢查費用大概是在2000元左右。整個孕期的檢查有很多,因此費用并不是很便宜,這個2000元的數據是根據許多準媽媽的統計大致得來的,但是不同的地方和不同規格的醫院可能也會有所區別。在孕期檢查時所需要的費用也會因自身是否有疾病需要治療有關,是否需要住院等條件都會影響到費用問題,因此小編只能說正常的水平是在2000元左右,但是不限定在這個數。
孕期檢查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因此大家一定要上心,首先,產前檢查應該在懷孕10周就開始做,但是最好在月經沒來后兩周即到醫院就診,這時候可以確定自己是否懷孕,能夠更好的應對懷孕,也能避免類似注射疫苗、做胸透等影響孕婦的事了。
并不鼓勵每一位準媽媽都做羊膜穿刺,因為這是一種侵入性檢查,流產率約為1/100,真的不算太低,一般是建議34歲以上的高齡產婦才做的。
過多的B超可能會導致胚胎細胞分裂,使人腦成形異常、胎兒骨骼發育不良、畸胎或死胎,所以醫生一般都不會主張18周以內的孕婦做B超。
尿液可以檢查出體內許多的不正常狀況,所以在懷孕中期應該有一月至少一次的尿液檢查,可以及早發現腎臟的疾病。
從懷孕第37周開始,準媽媽每周要做一次胎心監護,這樣可以確定胎兒是否存在缺氧的情況。
準媽媽需要給自己選擇一個合適的婦科醫生,可以打聽一下他是否是婦產科的專科醫師,因為是專科醫師才表示他接受過完整的婦產專科訓練,這樣才能讓我們準媽媽更加放心。
喜歡養寵物的準媽媽也要注意,應該在懷孕3個月時做一項名為TORCH(弓形蟲)的化驗,因為很多哺乳動物都可能傳染弓形蟲,而這種是會引發流產、死胎、新生兒疾病,或出生后有眼、腦、肝臟的病變和畸形等可能。